一朵朵白雲般的花椰菜,無論快炒、煮湯都很美味!在享用花椰菜的同時,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花椰菜的盛產地──彰化縣,國產花椰菜中有超過一半的產量是來自於彰化縣![註01]
如果來到彰化縣,想拜訪花椰菜田,可以到埔鹽鄉、大城鄉及溪湖鎮等地,幾乎一整年都有種植花椰菜。其中,埔鹽鄉的產量最多,民國109年國產花椰菜之中,每10顆就有3顆來自埔鹽鄉。[註02]
一般而言,花椰菜喜歡在冷涼的環境中生長,如果溫度太高,會難以形成花球,所以,盛產期是在每年11月到隔年4月;現在,臺灣一年四季都有產出花椰菜。又是什麼原因,讓我們一整年都可以吃得到在地新鮮的花椰菜呢?[註03]
臺灣的花椰菜種苗技術很厲害,培育出耐熱的品種能在夏季種植,並將種子外銷到中國、印度和東南亞等國。這些研發成果來自於農委會農業試驗所與各個種苗公司之間長期的合作與努力,他們到處去試種花椰菜,並且在成千上萬的花椰菜之中,選出耐熱的植株來進行培育。[註04]
種植花椰菜並不容易,花椰菜的病蟲害多,需要農民嚴加防治,除了適量噴灑農藥,並在採收前安全期間內停止施灑以外,還會懸掛性費洛蒙誘蟲盒,利用雌蟲散發的氣味,吸引雄蟲進入盒內撲殺,藉此來減少害蟲繁殖。
另外,當花椰菜的花球發育到直徑約5公分時,農民會以不織布覆蓋花球,一方面可以防止農藥滲透,另一方面可以讓花球維持雪白的色澤,在市場上看起來亮麗而受到歡迎。[註05,06]
等到花球發育到最大時,農民就得趕在花球緊密時採收;如果太晚採收,花球容易發育過度而鬆散,導致品質與口感較差。為了避免花椰菜在運送過程中碰撞傷害,農民還會在收割時,將花球旁的葉片一併割下,以確保每顆花球都是完整又新鮮!
如果遇到花椰菜產量過剩時,農民會將花球分切成一支支小朵的花椰菜,鋪曬在家門前的廣場上,隨著花椰菜的色澤從青綠轉為金黃,空氣中也會瀰漫著烘烤蔬菜的香氣。
曬乾後的花椰菜乾,可以炒食、燉湯和滷肉,常見的料理有花椰菜乾炒肉絲、花椰菜乾排骨湯;與新鮮花椰菜的脆甜滋味相比,花椰菜乾炒食的口感比較有嚼勁,而燉湯和滷肉則帶有甘醇的滋味。
無論是新鮮的花椰菜或是金黃花椰菜乾,都是彰化縣在地的好味道,透過在地農民的用心照顧與細心加工製造,才有餐桌上的美味花椰菜料理。下次不妨到市場上走走,選購在地出產的花椰菜回家料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