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學實驗小學、大同國民小學 用青草串起島嶼的故事-跨校視訊文化商品化創意實踐分享會

課程從台灣青草文化植物出發,課程連結自然觀察、人文書寫、地方環境與生態變遷的討論,結合社區資源 - 成功路青草街。 將教育場域往學校外延伸,直接使用感官(視、聽、嗅、觸、味)進行觀察和知覺,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透過身體感官、意識及各種實作與體驗, 學著與自己或與外在事物對話與互動,從而獲得經驗與知識。

  • 微笑教案
  • 教學
  • 教案
  • 在地
  • 108課綱
  • 素養
  • 跨領域
  • 圖鑑設計
  • 青草文化
  • 文創
  • SDG4良質教育
  • SDG8體面工作和經濟增長
  • SDG11永續發展的市鎮規畫
  • SDG17促進目標實現的夥伴關係

以青草為媒材串連島嶼記憶,科技創新打破時空限制、展開跨世代學習

數位科技匯流,年輕世代透過網路吸取新知,與舊時代的智慧傳承管道卻日漸疏遠。為了將先民的智慧傳承給新世代,臺中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以「青草茶」為媒材,不僅串起島嶼的生活故事,還帶著孩子以創意讓文化商品化,創造無限可能。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野花野草,在採藥人眼中其實都有不同的妙用,可惜年輕世代對於這些老祖宗留下的智慧越來越陌生,於是我們決定從台灣青草文化植物出發,結合感官的意識、實作與體驗,帶學生學習與外在事物對話。」羅佳羚老師分享初衷。

 

以食用青草,串起家族與島嶼的記憶

由於臺中教大附小位於台中舊城區旁,過去老師們曾經在此探究過日治時期行政區建築、在地傳統工藝、東協廣場文化以及擁有百年歷史市場。延續過去與在地社區的緊密連結,這次的教案則嘗試帶著學生走進臺中成功路的青草街,一起探究屬於台灣老一輩人集體記憶的青草文化。

 

為了充實孩子的先備知識,在走訪青草街前,老師除了先邀請中醫師來到班上進行講座,以一般家中廚房常見的蔥、九層塔、紫蘇、香菜、蒜等植物,引導孩子透過五感體驗,去辨識飲食中常用的食用青草,並初步了解這些植物的分類方式、葉子外型、大小與生長方式。

羅佳羚老師表示,後續在走訪青草街及鄰近的中藥材行,讓大家對更多食用青草有充分瞭解後,並邀請孩子回家與長輩進行一場青草記憶訪談,讓青草成為勾引出更多家族共同記憶的最佳媒材,無形中促進跨世代間的溝通與交流。

 

文化創投模擬,培養文創小尖兵

不過,光是認識與了解還不夠,這堂以TASC社會情境思考為主軸設計的課程,重點還是在於引導孩子透過觀察、發現問題、蒐集資料、驗證、發想,在不斷的發散與聚斂中,達成問題解決、創造更多新的可能。

於是,羅佳羚老師鼓勵孩子們結合自然繪圖技巧,設計台灣青草植物圖鑑,透過創意包裝,讓青草的在地文化特色得以保存,有助於未來推廣;但在此同時大家也發現,許多具有保健功能的青草在人們過度採集,或噴灑除草劑的情況下,在野外已經很難看見。

 

「這堂課原本預計和高雄大同國小一起舉辦跨校的模擬文化創投提案,受到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影響,最後決定結合科技、使用Google Meet進行線上視訊發表會,讓兩校的孩子分別扮演創投的投資家與文化創意推廣者。」羅佳羚老師分享。

 

一顆顆看似平凡的青草,讓孩子結合五感體驗、展開社區參與的行動,並透過文化創投培養文創小尖兵,讓這份創意與巧思獲得玉山銀行最佳創意獎的肯定。而意外從實體轉為線上學習的形式,不僅讓孩子充分體會科技可破除社交距離的限制,更可將線上資源應用於後續的推廣,持續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創造新的可能。

微笑教案

世界的我們從台灣來,天下雜誌自2015年展開「微笑台灣創意教案」徵選活動,我們在孩子心中種下「美麗台灣」的種子。正值108課綱上路,鼓勵高中職、國中、國小教師們,運用在地資源實踐跨域以素養為核心的教育,並連結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SDGs),讓在地永續成為教師教學最好的素材,共同編寫具有在地多元特色的創意教案,藉此啟發孩子對於在地的認同與參與,帶著孩子與世界接軌說家鄉的故事,成為孩子飛向未來世界最厚實的翅膀。

微笑台灣電子報

邀您一起,發現最在地的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