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逐漸暖和,雨量會逐漸增多,花草樹木都開始萌芽、蓬勃生長,此時大地呈現氣清景明景象,顯得一片清爽明媚,故稱之為「清明」。但豐沛的雨水,也會影響作物的生長,因此,在田裡耕作的農夫們也就需要特別注意作物的生長情形。
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一個既是民俗節日又是氣象節氣的「節」。由於這個時節的氣候剛好,非常適合出外郊遊踏青,因此古人會趁著春遊踏青之時,順便到祖先的墓前祭祀,並清理環境,便有了「掃墓」的傳統習俗,直到了明代中期,才被正式下令成為「掃墓日」,也就成為「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當天若是大晴天,當年所種的麥子就會豐收
此時水稻進入發芽分化期。但是氣候仍不穩定,若霪雨紛紛,作物生長易受影響,氣溫變化也很大,冷熱無常,此時的寒流會讓人疏於防範。若吹北風,溫度降低,一期作時值孕穗期,收成將受影響。
北部:掛薯、荇菜、豆薯、莧菜、萵苣、筊白筍、落花生、甘薯
中部:萵苣、筊白筍、甘薯、鍋仔菜、大豆、黃麻
南部:烏豆、皇帝豆、芥菜、大豆、黃麻、白豆、筊白筍
到了清明,台灣周圍海域之水溫普遍回暖。在此節氣,台灣的東北季風已逐漸轉變為偏南風。鰹魚會隨黑潮軸北上洄游至花蓮東方海域,小琉球海域亦可捕獲鰹魚,其中以花鰹,巴鰹為主。
飛魚屬暖海性魚類,產卵適溫約在23℃~26℃,在春天時,隨黑潮流北上洄游,在四月開始產卵,在淡水外海、基隆彭佳嶼海域至頭城沿岸海域有飛魚產卵之跡象,南部小琉球附近之海域亦有飛魚之漁獲。
鰆魚類中白腹鰆,土托鰆,疏齒鰆在彰化、四湖及澎湖北方海域均可捕獲。高雄至彰化海域(水溫23℃~26℃)可捕獲黑鯧。
基隆:梳齒、加蚋魚、鰮魚、沙魚、因仔魚
澎湖:白昌、加蚋魚、鰮魚、沙魚、因仔魚
蘇澳:飛烏、目吼、鰮魚、沙魚
農民剛好春耕完,水田內秧苗正需大量雨水滋潤,幫助秧苗的生長,雨生百穀,適時的雨水對於農作物而言相當重要,因此命名為「穀雨」。而同樣延續著清明時節的氣溫變化差異,這個時節的氣候也是時晴時雨,時冷時熱,讓人捉摸不定,要注意穿著,以免受寒生病。
此時正逢梅子採收的時節,因此穀雨在中國南方也被稱為「梅雨」。採收後的梅子會被製成如梅酒、梅茶和蜜餞等可口的加工品;茶農也忙著採收新芽,製作一年之中品質最好的春茶!百花之王的牡丹又有個「穀雨花」的別稱,古代的詩人墨客常在此時舉辦牡丹花會,南投的杉林溪亦是著名的賞牡丹勝地;開暮春4月也正是油桐花盛開的季節,可以趁著氣候宜人的時候,出外觀賞盛開的白色桐花。
▲穀雨時節正適逢梅子採收
此時水稻進入發芽分化期。但是氣候仍不穩定,若霪雨紛紛,作物生長易受影響,氣溫變化也很大,冷熱無常,此時的寒流會讓人疏於防範。若吹北風,溫度降低,一期作時值孕穗期,收成將受影響。
北部:掛薯、荇菜、豆薯、莧菜、萵苣、筊白筍、落花生、甘薯
中部:萵苣、筊白筍、甘薯、鍋仔菜、大豆、黃麻
南部:烏豆、皇帝豆、芥菜、大豆、黃麻、白豆、筊白筍
同清明節氣,台灣周圍海域之水溫普遍回暖。在此節氣,台灣的東北季風已逐漸轉變為偏南風。鰹魚會隨黑潮軸北上洄游至花蓮東方海域,小琉球海域亦可捕獲鰹魚,其中以花鰹,巴鰹為主。
飛魚屬暖海性魚類,產卵適溫約在23℃~26℃,在春天時,隨黑潮流北上洄游,在四月開始產卵,在淡水外海、基隆彭佳嶼海域至頭城沿岸海域有飛魚產卵之跡象,南部小琉球附近之海域亦有飛魚之漁獲。
鰆魚類中白腹鰆,土托鰆,疏齒鰆在彰化、四湖及澎湖北方海域均可捕獲。高雄至彰化海域(水溫23℃~26℃)可捕獲黑鯧。
安平:鮸魚、棘鬣魚、虱目魚苗
東港:沙魚、目吼、虱目魚苗
高雄:沙魚、鰮魚、烏鯸、白帶魚、虱目魚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