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

場域

地熱米休閒農場

  • 地熱米休閒農場
  • 地熱米休閒農場
  • 地熱米休閒農場
  • 地熱米休閒農場
場域類型
  • 休閒農場
  • 休區業者
  • 特色農遊場域
季節主要作物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三星蔥
小黃瓜
茄子
水稻
瓠瓜
地瓜葉
芭樂
場域介紹

本農場位於宜蘭縣三星鄉太平山下,鄰蘭陽發電廠,尾水所屬安農溪流域灌溉之良田源頭所在,水質清晰無污染, ?子生長良好所以白米品質優良。 農場所屬位址兩側都有公車站牌,對於現在節能減碳輕旅行的客人是非常方便到達的,農場內所屬 農田有青蔥及蔬菜種植,可以提供客人體驗親自採收及烹煮,從泥巴到嘴巴縮短食物的旅程,來推廣食農教育的重要性。

提供設施/服務
  • 到校推廣
  • 廁所
  • 住宿
  • 會議室租借
無障礙設施
  • 無障礙停車場
  • 無障礙步道
  • 無障礙廁所
安全管理相關作為
  • 投保公共意外責任險
  • 急救箱
  • 急救人員(需取得相關訓練結業證書或救護證書)
交通方式
  • 從台北轉運站到羅東轉運站,改搭國光客運1792公車到地熱米-休閒農場,時間約1小時45分鐘
  • 從台北開車接國道5號至羅東交流道下來,往三星鄉方向至天送埤休區,即可到達地熱米-休閒農場
  • 大巴、中巴、小巴皆可
地址

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七段89號

可容納人數
戶外
120
室內
80
場域網址
http://www.7-11k.tw/
社群平台
  • 7-11k.tw
聯絡或報名方式
場域開放體驗時期
  • 全年
場域資源特色
主要體驗產品類別
場域搜尋關鍵字
  • 農食、農事、農生活

    •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作物
    客製化服務
    建議人數 80
    主要對象
    • 國小學童
    • 高中生
    • 長青族
    • 家庭親子
    • 國中生
    • 幼兒園
    費用 250
    體驗時間 90分鐘
    食農教育體驗活動面向

    農業生產與環境

    農業生產與安全
    • 在地農業生產與特色

    一、實地參訪農場:讓到訪者進入農場實地參訪,讓學生親身體驗農作物種植、飼養動物或其他農業活動。他們可以學習到農業生產的過程、技術和問題解決,並了解農產品的生產方式和農夫們的辛苦。

    二、辦理農事體驗營:讓學生參與實際的農業活動。例如,種植蔬菜、照顧植物、施肥、收穫等。這樣的營隊可以提供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們了解農業生產的基本技巧和過程。

    三、農產品加工體驗:安排一個碾米加工體驗活動,讓學生了解農產品的加工過程。學生可以親自參與這些米食加工活動,從中學習到食物的保存和加值處理的技巧。

    四、辦理農夫市集:舉辦一個農產市集或展覽,讓民眾了解當地農產品的多樣性和價值。可以邀請當地農民和農產品生產者到農場來參與,讓他們分享產品的特點、生產方式和挑戰。同時,民眾可以透過與農民互動,了解到農產品的來源和種植背後的努力。

    五、最新農業科技體驗:引入農業科技的體驗,例如家庭碾米機、爆米香機或自動化設備等。透過示範或實際操作,讓學習者認識現代農業技術的應用,並了解這些設備對農產品的附加效益。

    農業與環境
    • 農業與資源永續
    • 社會責任與倫理

    我們希望三星鄉的食材是受大家珍惜而且能傳遞溫度的,因此本農場長期支持在地協會(三星製造未來假日學校)及社區,提供合作友善耕作及食物共享制,共同支持一個在地食材永續食物的社區食堂,叫做天送幸福食堂,我們籌畫的流程包括:
    一、我們與在地協會確定好社區食堂的目標和理念,並進行相關研究後,了解在地食材供應、農產品生產者、飲食習慣和社區需求等資訊,並同時蒐集相關的法規和要求,即開始了這個食堂的誕生。

    二、我們與與在地農友、青果合作社或其他食材提供者的建立合作關係。確保能夠穩定獲取新鮮的在地食材,並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

    三、設計社區食堂的空間佈局和設施。考慮食堂的容量、用餐區域、廚房設備、儲存空間等。同時,確保食堂符合衛生和安全標準。

    四、邀請好朋友廚師開發符合永續食物理念的菜單。優先選用在地和季節性的食材,並考慮營養均衡、口味多樣和食物浪費的問題。同時,提供適應不同人群需求的菜單選擇。

    五、確立食堂的營運模式和管理流程。包括供應鏈管理、食材採購、食物製備和儲存、食堂運營和服務流程等。同時,確保食堂的永續性經營,包括財務管理和環境影響的監控。以永續長期的讓這件好事進行。

    六、進行社區推廣和溝通,宣傳社區食堂的理念和價值。同時與社區居民和受關懷的對象(兒少、社區獨老)進行溝通,收集意見和反饋,不斷改進和提升食堂的品質。

    飲食健康與消費

    飲食與健康
    • 認識食物

    對於讓中小學生認識米食的體驗活動,我們擬訂的規劃包括如下:
    一、米食展示:展示不同國家或地區的米食種類、製作方法和飲食習慣。這可以透過圖片、實物展示、簡報或視頻等方式呈現,讓學生們對全球不同文化的米食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米食製作坊:安排米食製作的工作坊,讓學生親自參與米食的製作過程。可以選擇一些簡單易做的米食,如做壽司、爆米香、飯糰等,讓學生動手實踐,體驗製作的樂趣。

    三、米食品嚐:提供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米食供學生品嚐。這可以是一個味覺旅程,讓學生們嘗試各種口味和風味的米食,同時了解不同文化間的差異。

    四、米食故事分享:邀請在地米食專家、烹飪師或新住民來農場分享米食的故事。他們可以講述有關米食背後的文化、歷史和意義,並分享他們的經驗和故事,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米食的背景。

    五、米食挑戰賽:舉辦一個米食挑戰活動,讓學生參與一個有趣的比賽。辦理料理比賽,要求學生們在限定的時間內創造出美味的米食創意菜,或者是一個知識競賽,測試學生對米食相關知識的了解。

    結合以上這些活動可以單獨進行,也可以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米食文化節或主題日,讓學生們在體驗中學習和享受米食的多樣性和魅力。

    飲食消費與生活型態
    • 綠色消費
    • 地產地消

    我們希望在地熱米休閒農場長期辦理綠色友善市集,我們的計劃和策略包括:

    一、以天送埤或三星鄉小農為主的假日市集,促進在地農產品銷售、提倡勇續農業、增加社區互動等。擾動天送埤,並建立在地食材在地銷售的友善做法。

    二、邀請多元的合作夥伴,包括本地農民、手工藝師、社區團體等。確保市集能夠提供多樣性的產品和服務。同時,邀請當地居民參與市集,成為參展商、志工或顧客。

    三、本農場具有廣闊的腹地,可讓在地農友和居民一同參與,我們會根據每次的市集的規模和需求,提供攤位、桌椅、遮陽設施等基本設施,以確保村民參與和遊客的舒適度。

    四、我們會用專案來鼓勵農民提供綠色友善的產品和服務,例如有機農產品、手工藝品、可循環使用的商品等。確保市集的產品符合勇續發展的原則,減少環境衝擊。

    五、市集中,我們會舉辦多樣性的活動和娛樂節目,吸引更多的參與者和遊客。例如農產品品嚐、手作DIY、音樂表演、兒童遊戲等。用多元活動增加市集的吸引力和互動性。

    六、我們會利用網路和實體進行市集的推廣和宣傳。使用LINE、臉書、海報、宣傳單等方式,告知村民和遊客市集的時間、地點和特色。同時發布新聞,增加宣傳的覆蓋範圍。

    飲食生活與文化

    飲食習慣
    • 飲食的重要性
    • 愉悅的進食

    讓外來的遊客知道三星的農產之美,我們農場將規劃以下體驗,讓來三星的民眾絡繹不絕,更願意為我們廣為宣傳:

    一、在農場辦理三星蔥及三星農產品特色菜單設計比賽:開發以三星鄉當地特色食材為主打的菜單。選用當地農產品和在地食材,如三星蔥、蒜、水果等,邀約各地烹飪方式和創新的料理概念,呈現獨特的三星鄉美食。

    二、提供民眾到農田或果園親自體驗農作活動,讓參觀者參與三星蔥、銀柳或其他農作物的採摘,讓他們親身體驗農田的美好和農業生產的過程。

    三、在農場舉辦烹飪示範和美食講座,邀請知名廚師、專家或在地的傳統料理師傅分享烹飪技巧和故事。讓各界學習者來到三星,學習及了解三星鄉的美食文化和特色料理。

    四、舉辦三星鄉美食市集,邀請在地的農產品生產者和小吃攤販參展,展示他們的美食和特色產品。遊客可以品嚐各種當地特色小吃和美食,同時購買當地農產品帶回家。

    五、邀請專業導遊或美食達人帶領遊客遊覽三星鄉的美食之旅。導覽中介紹天送埤不同餐廳、小吃和特色料理,讓民眾可以品嚐到多樣的美食,同時了解三星鄉的文化和歷史。

    飲食文化
    • 飲食與文化的傳承

    我們長期以來希望在三星創辦一個能做到產業傳承的農民學校,一個由在地關係人共同創辦的學習基地。我們希望一步一步的落實,包括:

    一、設計並提供針對農民技藝的專業課程。這些課程可以包括種植技術、農作物管理、土壤保護、農業機械操作等。確保課程內容充實且具有實踐性,以幫助學員學習和應用農民技藝。

    二、聘請具有豐富經驗和專業知識的農民作為教師和導師(例如老農、農校老師…等)。他們能夠傳授實用的農業技術、分享經驗和培養學員的技能。此外,邀請相關專業人士,如農試所研究員、宜大教授或營養師,提供學術支持。

    三、提供青農實踐和實習的機會,讓他們能夠在真實的農場環境中應用所學的技能。與老農建立合作夥伴關係,讓想從事農作的朋友有機會參與農作業,從中學習並體驗農業生產的全部過程。

    四、規劃傳承和辦理交流活動,讓老一輩的農民能夠與年輕的學員分享他們的經驗和智慧。例如舉辦座談會、工作坊或經驗交流活動,促進不同世代之間的交流和學習。

    五、與農試所、農會、產銷班或青果合作社建立合作關係,進一步強化學校與社區的聯繫。參與當地農業活動和社區項目,例如參與農產品展覽、市集或社區合作農場,提供實踐和學習的機會。

    六、建立一個交流平台,對內對外都可以做多元交流的工具,讓農民學校的互動增加,讓我們的農場成為一個媒介,成為在地農友的好朋友。